因为美国制裁事件而曝光,华为一直暗中研发的自家智能平台鸿蒙 OS,终于在今天正式发布了。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余承东在台上突然就登台介绍鸿蒙 OS(英译:Harmony OS),并指这系统的原意其实是针对 IoT 产品而来,包括智慧屏、穿戴式设备、智能喇叭和汽车。然而,余承东表示当华为在哪天不能再使用 Google 生态系统的时候,他们就能随时部署这鸿蒙 OS。不过在此之前,华为依然会使用 Android 系统。
据台上的解说,鸿蒙 OS 是个开源的系统,能对应多种使用情境;系统采用微内核设计,并会有仔细的权限控制,提升安全度。是的,在演示上也不难发现,鸿蒙 OS 的架构和方向其实与 Google 的 Fuchsia 相似,不过他们就表示自家系统的效率相对于 Fuschia 有 5 倍提升、相对于 QNX 也有三倍。
由于使用被隔离的微内核设计,鸿蒙 OS 无法被取得 root 权限,在根本上有着更高的安全性。该系统同时使用形式化验证(Formal Verification)的方式,以更可靠地找出漏洞。虽然是个轻量的系统,鸿蒙 OS 提供了不少性能上的增进。首先,是一个名为「决定性延迟引擎(Deterministic Latency Engine)」的功能,让系统依据当下的资源用量分析,预测出更好的资源分配成式。鸿蒙 OS 并且有着更快速的跨程序通讯,让微内核和文件系统、网络、驱动程序、软件等之间,有着更快的通讯速度。
据余承东的说法,鸿蒙 OS 自 2017 年就开始开发,虽然手机产品会继续使用 Android 系统,但今年内推出的智慧屏据指就有机会率先搭载鸿蒙 OS。最初的版本依然是会将鸿蒙微核心、Linux 核心以及 LiteOS 核心包装在一起,但明年将来到的 2.0 版本就只会有鸿蒙 OS 核心,让它成为真正的鸿蒙 OS。届时,它也将支持高性能的显示,让鸿蒙 OS 的应用范围可以扩大到「创新的个人电脑」、手表、手环和车机等产品上,而再往后,2021 年预计将以音箱、耳机为目标,2022 年更可应用到 VR 眼镜上。然而,在计划时程中,明显缺少的就是智能手机,事实上在整场的开发者大会上,华为都尽力避开「智能手机」这名词,想来是为了避免相关的争议。但余承东并不诲言,华为不再支持 Android 的一天是有可能到来的。无论如何,余承东指开发者要使用华为的 ARK 编译器从 Android 系统迁移过去其实非常便捷,只要一至两天。
但从另一个角度说,就算鸿蒙 OS 一切都准备妥当、并且正式推出了,会有多少开发者、特别是国外的开发者加入这个生态圈,还真不好说。先不谈 Windows Mobile 的前车之鉴,就算是同为轻量系统的三星 Tizen,目前也只有在手表上勉强找到存在空间而已。鸿蒙 OS 作为只有一间公司使用的独立系统要怎拉拢开发者,会是个不小的课题。
就算最近财务表现良好,在面对美国和西方持续的施压下,华为的未来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。从某些角度来说,华为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其他失败的操作系统要来得更加严峻,毕竟如果鸿蒙 OS 失败了,华为可不能像微软一样潇洒地直接退出市场,也不能退回来使用 Android,因此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上,可是要花上大功夫才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