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曦:可穿戴设备如何监测空气质量

【Frog Design中国资深交互设计师 杨曦】第一个是来自上海办公室的,叫做Airwaves的面罩,相信在座各位甚至全体的中国人都比较赞同,我们现在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是越来越差了,特别是对一些骑车人,以及骑电动车的人来说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这样一个普通口罩的平台,给它加入一点智能的,或者芯片,或者监测器,让它帮助我们去收集数据。

杨曦:可穿戴设备如何监测空气质量 的图片 热戴网

比如说,Airwaves,当你带着它的时候,它会监测你所经过的路线,所经过区域的空气质量,并且通过手机实时把这些数据上传到一个平台上去,综合每一个Airwaves的数据的话,我就可以建立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,甚至一个国家,细节到一个街道级别的空气质量数据。而用户也可以通过APP,去把这些数据查看一下,帮助他们去计划出行,计划一些行动路线,去获得更好的空气,除了获取空气数据,它还能帮助我们管理面罩本身,比如一般的面罩里都会有滤盒,它可以提示我,可以监测我这个滤盒什么时候快过期了,什么时候快用完了。

杨曦:可穿戴设备如何监测空气质量 的图片 热戴网

这是来自旧金山的一个概念叫做Kinetik。刚才咕咚网老总已经说过了,电池是组织我们这个阶段智能设备比较麻烦的问题,这个设备基本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。我们发现,其实我们人在动的时候,无论是汽车还是行走,你在无意识的产生一些能量,这个设备如果你佩戴它的话,就会把这些能量,小能量一点点收集起来,并且储存在电池本身当中,之后,随时想用的时候,就可以用它,比如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可以把它拿下来,通过一个连接线和基座,就可以把你的手机或者其他的设备进行充电,当然它可以独立工作,也可以是几个叠加在一起。

可穿戴设备或者可穿戴科技在将来,首先将会提供一个更加情景化的体验,这样的体验将会基于我们监听或者基于我们周围的情况,给我们提供一些更好的,更相应的一些服务或者功能。比如这些设备会知道你在哪里,现在是什么时间,你正处在什么活动里面,或者你正和谁在一起。

第二个,我们认为,可穿戴设计,它将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专注的,更加专一的用户体验。它可能会专心的把一件事做好,或者把几件事做好,而不是像现在的手机或者平板,或者电脑,它是同时给你提供很大量的数据,或者很大量的功能去淹没你。

第三个,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比较自然的用户体验。怎么样是比较自然的?它应该是比较直观的,不需要学习的,就跟它的外形或者操作方式,就跟我们平时穿戴的可穿戴物品是一样的,并且它是隐形的,它不是那么出跳的,你带着它不会觉得是戴着一个电脑的样子,而是更加像一个饰品那样子,但是它却具有电脑的少部分功能。

(此为Frog Design中国资深交互设计师 杨曦 2013年4月27日在极客公园活动上发言)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