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穿戴设备的潜力:自我检测与数据

可穿戴设备的潜力:自我检测与数据 的图片 热戴网

利用电子设备追踪人体各种指标,曾经只被应用于医疗产业和专业运动员身上。但是如今,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在Apple Store中买到这种设备。

在很多销售智能手机的零售店内,你都会看到这些设备,例如Fitbit、Nike+、Striiv、BodyMedia等等。这些小设备都能够监控人体的各种指标。这些设备通常以臂环、腕带等形式出现,他们的名字就是“可穿戴设备”。

其实这些设备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称“自我检测设备”。这个名字更能够体现他们的作用:记录我们身体的各种活动,并且以数据的形式展现,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,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
这个目标听上去很简单,但是直到最近,我们才发明了这种体积小巧,却功能强大,同时售价低廉的设备。这些小巧的设备搭载了功能丰富的感应器,并且能够与我们的功能同样强大的智能手机共同工作,还能够将数据实时传送到云端。

Jawbone的产品总监Brad Kittredge表示:“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们都希望能够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,并且根据信息做出正确的决定。如今我们终于拥有了这种设备。”Jawbone正是推出了UP Fitness手环的公司。

可穿戴设备背后的科技

几乎所有的可穿戴设备的感应器,都能够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互联,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手机连向云端,并且在云端完成数据处理工作。在美国,几乎一半的手机使用者都在使用智能手机,而每一部智能手机,都有可能在未来搭配可穿戴设备,为人们提供自我健康监测服务。

可穿戴设备的潜力:自我检测与数据 的图片 热戴网

除了连接网络,可穿戴设备连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另一个原因,就是这些移动设备有着尺寸较大的屏幕。尤其是近期推出的设备,例如HTC One,它搭载了一款分辨率高达1920 x 1080像素的屏幕。Kittredge表示:“这种显示能力对于用户来说是最重要的。因为它能够让你更好的了解数据。”

另外,智能手机也成为了我们使用社交网络时的最主要终端。而社交网络,也是可穿戴设备流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。人们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时候,经常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健康指标。

如今的智能手机十分先进,我们不禁要问:为何可穿戴设备还要独立存在?为何不能整合到智能手机之中?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搭载了光感应器、加速度感应器和陀螺仪。人们为何还要单独购买可穿戴设备来检测身体的活动?

Kittredge表示:“可穿戴设备的特点就是可以随时佩戴在身上,这是智能手机所不能提供的。可穿戴设备能够判断你是在清醒状态还是已经进入睡眠。它还能够与用户进行互动。例如,UP就能够在你进入浅睡眠的时候通过振动叫醒你。”

另外,虽然在过去数年中,智能手机上的感应器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,但是手机上还是缺少了一些必要的感应器。例如高度计,这个感应器用来测量用户所处的海拔高度,大多数手机都不会搭载这个感应器。因此类似Striiv等能够测量用户海拔的服务,需要自己开发硬件。

另外,Kittredge还指出,使用可穿戴设备,相比于仅仅使用智能手机,更能改变人们的习惯。

他表示:“当人们佩戴可穿戴设备时,他们会下意识的感觉到这个设备的存在。通过研究我们发现,在使用UP的时候,人们的运动量比未使用该设备时高出26%。”

真正的产品:数据

检测我们的身体信息,判断我们是在运动还是睡眠,或是在进餐,只是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步。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作用,就是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我们能够读 懂,并且指导我们的可视化内容。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会搭配一个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,这个应用就是这些可视化内容的载体,让我们能够简单明了的读懂这些 数据,帮助我们培养更加健康的习惯。Jawbone旗下的UP平台就深化了这个进程,它能够从其他服务中导入数据,并且将UP手环收集到的数据共享给其他 服务。

可穿戴设备的潜力:自我检测与数据 的图片 热戴网

Kittredge表示:“有了这些API,我们希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帮助用户理解这些数据。并且将不同的服务检测到的数据整合在一起。从文化的 角度来看,人们对于健康信息的分享总是会持着保守的态度。但是我仍然认为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将会在未来有着极大的潜力,只要人们能够放下戒心,享受科技 带来的便利。我认为,将自己的健康数据分享给医生,对我们来说利大于弊。”

你对此持何态度?可穿戴设备将会持续火热下去,还是仅仅会成为数字产品的一个流行?请在评论中留下你的看法。

(via mashable)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